皖ICP备15015255号-1
近日,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公开表示,碰撞前 2 秒左右报警,任何人都反应不过来1。他建议将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考范畴,以提高驾驶员在面对辅助驾驶系统突发状况时的应对能力,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。以下是具体介绍:
提出背景:近期智能驾驶安全争议事件频发,如小米 SU7 事故中,车辆在碰撞前 2 秒左右才发出报警,驾驶员根本来不及反应。目前多数车企的智驾系统在极限工况下的安全措施未达标,而国际通行的智驾系统接管缓冲期普遍设定为 10 秒以上。
具体建议:首先需建立适配智能驾驶的技术安全标准,特别是在极限工况下的强制安全措施;其次要推动交通法规体系变革,强调不能用马车规则管理汽车;最后指向社会安全教育体系重构,将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考范畴。
重要意义:随着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,驾驶员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将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考,有助于促使驾驶员重视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,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,从而更好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。